• 功能特点

  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
  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
  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
  近年来,中国激光装备深入全球各地车间,成为基本的建设和工业制造的得力工具。从出口规模来看,欧洲和东南亚占中国激光切割机出口总量的60%以上,德国、越南、印度等国家进口量增长显著。

  2024年,全球激光设备市场出售的收益约为218亿美元,其中,中国激光设备市场出售的收益占比达到56.6%。预计2025年,全球激光设备市场突破240亿美元,增速超过15%。

  激光设备作为现代工业制造的关键技术载体,凭借高精度、高效率、非接触式加工等核心优势,已成为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。近年来,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深入推进,以及新能源、半导体、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激光设备在工业生产里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展,从传统的金属加工、电子制造向医疗、科研、通信等多元领域延伸。国家层面持续出台政策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,为激光设备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,同时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提升和产业链的逐步完善,逐步推动了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激光设备行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,更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,出口潜力持续释放。

  激光设备可分为三大类:激光打标机、激光焊接机、激光切割机。而激光打标机目前有半导体激光打标机、CO2激光打标机、光纤激光打标机、紫外激光打标机等;激光焊接机目前有YAG激光自动焊接机以及光纤传输自动激光焊接机等;激光切割机有YAG激光切割机和光纤激光切割机等。

  在高功率激光切割、超快激光加工、激光焊接自动化等核心技术领域,国内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产学研协同创新,逐步缩小了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,部分高端产品已具备与国际大品牌竞争的能力。激光设备的性能不断的提高,光束质量、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改善,推动了其在精密制造、新能源电池、航空航天构件等复杂加工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。同时,行业内涌现出一批专注于细致划分领域的技术型企业,形成了从激光器、光学元件到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,上下游协同能力增强,为技术迭代和成本优化奠定了基础。

  随着制造业对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要求的提升,激光设备逐步替代传统机械加工、电火花加工等工艺,成为众多行业的标配装备。在汽车制造领域,激光焊接、切割技术大范围的应用于车身轻量化和动力系统精密加工;在新能源领域,激光设备用于光伏电池片切割、动力电池极耳焊接等关键工序,推动了清洁能源产业的降本增效;在消费电子领域,激光打标、微加工技术满足了3C产品小型化、集成化的加工需求。此外,激光设备在医疗设施制造、建筑模板加工、船舶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也快速渗透,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增长态势。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,激光切割设备作为最大细致划分领域,凭借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,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,而激光焊接、激光打标设备则在高端制造和精密加工领域展现出高增长潜力。

  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、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,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,而大量中小企业则聚焦于中低端市场,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,导致部分细致划分领域出现同质化现象。尽管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升,但部分核心零部件如高功率激光器、精密光学元件仍依赖进口,自主可控能力有待加强。此外,行业标准体系尚不完善,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供应链风险,也对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挑战。

  随着国内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,以及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的趋势,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中国激光设备企业突破增长瓶颈、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。依托成本优势、快速响应能力和定制化服务能力,中国激光设备在新兴市场和部分发达国家市场的认可度逐步提升,出口规模持续扩大。据中研产业研究院《2024-2029年中国激光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途预测报告》分析:在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下,中东地区对激光切割设备的需求年均增长率超过7%。近年来,中国激光装备深入全球各地车间,成为基本的建设和工业制造的得力工具。从出口规模来看,欧洲和东南亚占中国激光切割机出口总量的60%以上,德国、越南、印度等国家进口量增长显著。切割更高效、使用更方便,中国激光切割产品正以突出优势,吸引全球各地的客户前来选购。

  全球制造业复苏和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加速,为激光设备出口创造了广阔空间。东南亚、南亚等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带动了对中低端激光加工设施的需求,而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、医疗设施等领域的技术升级,则为高的附加价值激光设备提供了市场机遇。此外,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扩张,如光伏电站建设、电动汽车制造等,推动了对激光切割、焊接设备的跨境需求。中国激光设备凭借性价比优势和快速交付能力,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
  中国激光设备出口的核心优点是“技术适配性”与“服务本地化”。一方面,国内企业可以依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特点,提供定制化的加工解决方案,满足新兴市场对中低功率、高可靠性设备的需求;另一方面,通过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、技术服务中心,缩短了交货周期和售后响应时间,提升了客户粘性。此外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进为激光设备出口搭建了合作平台,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、工业产能合作等领域的项目合作,直接带动了激光切割、焊接设备的出口增长。

  尽管出口前景广阔,中国激光设备企业仍需应对多重挑战。首先,国际大品牌在高端市场的技术壁垒和品牌优势短期内难以撼动,国内企业需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,突破高功率激光器、精密控制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瓶颈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其次,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部分国家提高进口关税或设置技术壁垒,企业需加强对目标市场政策法规的研究,通过本地化生产、合作并购等方式规避风险。最后,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认证、售后服务体系的要求更高,国内企业需对标国际标准,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全球服务网络,树立国际化品牌形象。

  想要知道更多激光设备行业详情分析,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《2024-2029年中国激光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途预测报告》。

  3000+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+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+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+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

相关产品